据中央气象台消息,第9号台风“利奇马”在11日晚20时50分左右登陆山东,全省因灾害损失巨大。受“利奇马”影响,山东省16市117个县(市、区)、853个乡镇(街道)373.1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。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478.95千公顷,临沂市也是本次台风的重灾区,临沂市16个区县受灾人口97.8万人,农作物受灾面积10.67万公顷、成灾面积3.2万公顷、绝收面积5465公顷,直接经济损失13.48亿元。
罗庄区连降暴雨,降雨量达到200mm以上,部分农田积水严重,农业损失较大,但在沂堂镇前峰山村北沂堂村等12村农田村庄受灾较小,这完全得益于罗庄区人民政府在沂堂镇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。
土地整治,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,为城乡统筹发展,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,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土地平整工程、农田水利工程、田间道路工程、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及其他工程对田、水、路、林、村实施综合整治,以增加耕地数量、提升耕地质量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、协调人地关系,改善农村基础设施、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及景观环境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最终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、“三农”效益得到提升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而开展的土地利用活动。
在沂堂镇土地整治项目中,罗庄区人民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实施土地整治项目,通过对项目区田、水、路、林进行系统的规划建设,对排水系统进行系统的提升,
将项目区田块水由堰边沟汇至农沟,再排至道路两侧斗沟,汇至支沟,最终经干沟排至承泄区。沟渠全部进行护砌,设计美观,管道通畅,结实耐用,能够长期发挥效益。同时建设集水窖,增加蓄水空间,减轻排水系统压力,又实现了雨水再利用。项目区最终建成完善的排水网络,为迅速排除地面积水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实现了“路通畅、沟配套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标准化耕作模式,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
在“利奇马”台风的洗礼中,项目区完善的排水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宽阔顺畅、四通八达的农田排水系统,能够承担暴雨后的排水重任,即使地面倾盆大雨,也可将田间积水很快排掉。同时,村庄内的雨水同样汇入了排水沟,消除了雨水泛滥对村庄的危害,确保强降雨不至于“成灾”。
我国每年的七八月份,暴雨、台风等气象灾害多发,毫不留情地摧毁着农田和村庄,灾害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,大自然是检验工程质量最有力的证据,罗庄区土地整治项目初步完成就经受了台风的考验,成效非常显著,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抵御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,提供了良好的防灾示范案例。